篮球的五个位置
发布时间:2024年06月02日 16:58
说起这些,先要解释一下篮球的五个位置。
1号位:控球后卫/PG
2号位:得分后卫/SG
3号位:小前锋/SF
4号位:大前锋/PF
5号位:中锋/C
大体来说,从一号位到五号位,身高是逐渐上升的。当然这只是个总体趋势,并不严格,比方说当年活塞,就搞出过控卫和中锋注册身高一样高的事。
在比较传统的位置分工中:
控卫是控球在手,组织战术,分配球的。
分卫顾名思义,负责得分,一般都是跑无球,接球投篮。
小前负责单打取分。
大前战术地位不高,主要是协助中锋工作,篮板苦力。
中锋是内线防守核心,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进攻核心,毕竟离篮筐越近命中率越高。
网友们曾经做出过一个很精到的总结:《灌篮高手》里的湘北五虎,基本就是篮球各个位置球员的标准模板。
需要说明的是,上面这些只是“古典定义”,随着时代发展,篮球打法也在不断变化。比如历史第一分卫,显然就不单纯是一个无球射手,所以我们都说乔丹是“锋卫摇摆人”打法——除了分卫,他还有很多小前锋那样的单打。双能卫
一般指1、2号位都能打的球员。
代表人物:杰里韦斯特、艾弗森、韦德。其实按这么定义哈登也是双能卫…… 锋卫摇摆人
上面说过了,身兼小前单打得分和分卫无球跑动的两种打法的球员,大部分情况下这个词约等于“23号位摇摆”。
代表人物:乔丹,以及新世纪后受他影响的一大票人物,科比、麦迪、卡特…… 3D
能3能D的意思。3是指三分球,D是指防守(Defense)。能得分能组织能防守十项全能当然最好,但那是球星的水平,一般在NBA讨生活的没这个水平。所以对角色球员,就不能要求他啥都能干,因此要求简化为:他能做到最重要的两项,一是接球投三分,二是防守。
所以3D是对角色球员的要求,严格来说,不是能3能D(否则史上最强3D就是科比),而是只有3和D。
另外,习惯上3D球员只指外线,虽然这年头大前甚至中锋也都开始扔三分了。
锋线
我们先说“锋线”、再说“侧翼”。因为这有个时间关系。
一般说锋线,是指前锋,也就是大前锋和小前锋的合称。NBA评选最佳阵容时,大前和小前也是不分开的。
我怀疑——这里只是个人想法——和篮球位置的变化有关。往上追到五六十年代,当时的位置划分是1中锋、2锋线、2后卫,大前和小前不太区分。 侧翼
上条说到,早年间篮球是1中锋、2锋线、2后卫的打法。
后来转变成两个内线进禁区,控卫在弧顶控球,剩下两个人跑到侧翼拉开。
所以剩下的那两个人——2号位和3号位——就被称为侧翼球员。
近年来小前体型的防守者越发吃香,我们在说到侧翼球员时,很多时候也是着重在防守方面。所以虽然2号3号位都是侧翼,但在提“侧翼球员”的时候,一般都是指那些有能力防守到小前锋的球员,就算不是3号位体型,至少也得是足尺寸2号位。
像开拓者的麦科勒姆,虽然是分卫,但在防守端叫“侧翼”,感觉还是不太对劲。
空间内线
篮球的五个位置,12号叫做后场,345号叫做前场。123号统称外线,45号统称内线。
如果一个内线能投三分,那么他就能为队友拉开突破空间。这逻辑也很简单,以前45号位是站禁区里的,对方防守你的45号位自然也站禁区里,所以禁区里面有了四个人。
现在我的内线会投三分,往三分线外一站,你用外线防我,不一定够得着——内线一般有身高优势),所以只能对位的内线出来防。内线就从四个人变成两个人,突破难度自然减少了。
何况从三分线到篮下距离不小,一个人是很难兼顾两头的。这就叫做拉空间。
能拉开空间的内线,就叫做空间型内线。
至于为什么只有空间内线,没有空间外线,是因为投射是外线的本职工作。内线会三分算是附加价值,外线会三分只能说理应如此。
双能后卫,是既能得分,又能组织的,由于身高限制,只能是后卫。
而锋线摇摆人,则是在小前锋与得分后卫之间,主要是得分,进攻。
3D中的3是3分的意思(指球员会投3分球),D是指deffence(防守)的首字母缩写。
3D合起来的意思是指会投3分并有较强防守能力的角色球员。
一般指的侧翼球员就是小前锋或者得分后卫
锋线是指大前锋、小前锋和中锋
小前锋SF:球队的得分利器,进攻手段多,往往是进攻的终结者
大前锋PF:球队中防守和篮板的保障
中锋C:攻守两端最重要的角色,冲击内线,抵挡来球的头号人物
三秒区(也就是通常说的禁区)内就叫做内线
上一条:辽篮史蒂芬森签约结果